??????? 据新华社消息 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将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进行。 7日,中国残联、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共同在京对《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的有关内容进行发布,这是我国残疾人服务领域出台的首个国家标准。
这项标准于2013年在国家标准委立项,2019年6月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发布,规定了残疾人托养的服务机构、服务内容与要求、服务过程、管理内容与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为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机构的规范与评价,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Bte365怎样找回帐户 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善伟介绍,此前我国关于社会化的养护照料服务主要针对的是16岁以下的孤残少年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但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是残疾人群体中失能程度较为严重、生活也相对更为困难的一群人,他们中大部分人虽然已经成年,但依然缺乏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依靠家庭的供养。残疾人托养服务正是要帮助这些“学校已离开、医院收不了、企业进不去、家庭供不起,其他公共服务长期不能覆盖”的困难成年残疾人群体,得到基本的照料服务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训练,通过托养服务部分残疾人还可以实现生活自立和不同形式就业,减轻其家庭负担。
另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近日联合印发 《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各地应统筹考虑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适时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减轻残疾人生活负担。
据了解,残疾人两项补贴包括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生活补贴标准应参照当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费支出以及因残疾额外增加的衣食住行等费用支出的一定比例予以确定。护理补贴标准应参照当地残疾人购买护理产品和护理服务等基本照护支出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护理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等制定差别化的待遇保障政策。
《意见》要求,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民政部门、残联组织应统筹考虑当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及照护市场劳动力价格变化等情况,适时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调整方案,报请同级党委和政府确定。补贴标准的调整应切实有利于减轻残疾人生活负担。
|